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許永九博士」標籤的文章

上顎竇增高術(內提升)解決方案 :Neobiotech SCA Kit

  上顎竇增高術(內提升)解決方案 :Neobiotech  SCA Kit 使用  SCA Kit  簡化鼻竇植入手術! 幾十年來,由於骨密度低、殘留骨量極少以及鑽孔過程中存在損壞竇膜的風險,上顎竇植牙手術一直具有挑戰性。 Neobiotech於2008年推出  SCA Kit ( 上顎竇內提升手術盒 ),徹底改變了鼻竇植牙手術。 這種創新的解決方案可以在不損壞膜的情況下進行安全手術,同時確保植體在鼻竇區域牢固固定。 SCA Kit 經過16年多的大量研究測試和證明,受到超過 20,000 名用戶的信賴,顯著提高了上顎竇區域的植牙成功率。 為什麼選擇  SCA Kit ? 防止鑽孔過程中膜損壞。 確保植體在鼻竇區域牢固固定。 提高具有挑戰性的鼻竇區域的植牙成功率。 以科學研究和現實世界的成功故事為後盾。 今天就改變您的鼻竇植牙結果! 了解為什麼世界各地的牙醫都相信  SCA Kit 能夠獲得可靠、有效的結果。 想了解更多臨床資料 : GAO(全球骨整合學會) 平台 想了解更多線上課程  : 紐白特線上課程提供全面的植牙技術 想了解更多紐白特產品 :  https://www.neobiotech.com.tw/ 或有任何產品問題, 歡迎諮詢私訊或加入官方LINE➡️@neobiotech ⬅️

植體取出手術盒發明者 許永九博士介紹

     許博士 在 1990 年初期開始接觸植牙手術,在 1995~7 年許博士在波士頓大學就讀碩士時,看到幾篇少數有關 immediate loading 的 JOMI 論文,當時給他相當大的衝擊,原來植體的傳統負載方式與早期負載方式的植牙成功率並沒有懸殊的差異,讓他慢慢意識到原來植牙的成功關鍵,並不完全在於負載的時期。在他回國後,並於 1998 年回國擔任天主教大學教授,開始進行植牙相關研究,那年他首次在學會上發表了 SCRP(Screw-Cement Retained Prosthesis,螺絲-黏著固持贋復)的技術,後來 2003 年在韓國創立了紐白特公司,並真正開始研究與開發植牙相關產品。   當時在韓國大多數醫師還是在植體埋入後,等待 4~6 個月再做贋復的傳統負載方式,然而許博士開始去思考,為何不能在我希望的時間點讓植體負載?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在植牙後變成”No Stability dip”的狀態,然而達到隨時都能負載補綴物? 等大膽思維,並往此方向去做研究,在 2007 年,許博士經過諸多研究與論文發表後,推出口腔植牙革新的 ”Anytime loading”的理念及 CMI Fixation Concept ,在 Coronal 部位“C”,Middle 部位“M”,Inferior 部位“I”固定的 Implant Fixation Concept,以及按照”Anytime loading”理念研發了 CMI Implant,後續 2008 年研發推出了引起“上顎竇人工植牙微創手術”創新革命的“ 上顎竇内提升手術盒(SCA Kit)”,同時推出了廣受好評的 “上顎竇外提升手術盒(SLA Kit)”。兩項產品被譽爲韓系植牙行業中,上顎竇微創手術概念的鼻祖。之後陸續開發的植體取出工具盒(FR Kit),螺絲取出工具盒(SR Kit) ,以及數位導板手術盒 (Naviguide Kit)等不斷更新之產品,目前許博士已發明植牙相關的植體與器械高達 20 多種,在韓國植牙界被譽為“韓國牙科界愛迪生”的美譽。   許博士在 2008 年發明有關 植體修復解決方案 (Repair Solutions)的器械,這次介紹的植體取出手術盒   Fixture Remover Kit   ...

上顎竇微創手術創始人 | 許永九博士的創新革命

  "世上未有的發明,引領人工植牙新時代" 許永九博士 在牙科界不斷 創造世上沒有的新手術法和產品 。 他一直致力於開發產品,不斷改進,提升產品的完成度,使牙科臨床必需的產品更加便利使用。 上顎竇微創手術創始人許永九博士 2008年開發 了提升施術便利性的 SCA(Sinus Crestal Approach)  Kit和 SLA(Sinus Lateral Approach)  Kit, 上顎竇人工植牙微創手術指引 等持續推動創新。   許永九博士 自2003年開始投入植牙產品的開發。 1990年,他在一次植牙學會上首次接觸到植牙技術,之後赴美留學, 並於1998年回國擔任天主教大學教授,專注於植牙研究與開發。 1998年,他首次在學會上發表了 SCRP(Screw-Cement Retained Prosthesis, 螺絲-黏著固持式贋復) , 並於2003年 獲得 專利(WO2004080328A1, PCT) 。 SCRP結合了螺絲固定和黏著固定的優點,使得義齒的拆裝更加簡便,且螺絲鬆動的情況更少。 2023年, 許永九博士 開發了新一代的義齒固定系統“ YK Link ”。 YK Link 系統進一步提升了植牙的穩定性和操作的便利性, 以模組化設計的方式簡化了義齒安裝與調整的過程, 同時確保更高的耐用性與患者的舒適感。 這項創新技術為植牙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 並受到國際專家的廣泛關注與讚譽。 世界首創手術技術與產品,並創立植牙研發公司 基於SCRP的成功, 許永九博士創立了植牙研發公司 , 致力於將這些世界首創的手術技術與產品推向市場, 紐白特推出了 Sinus(上顎竇) Quick Implant ( 2007年 )、 SCA(Sinus Crestal Approach) Kit 、 SLA(Sinus Lateral Approach)  Kit( 2008年 )、 FR(Fixture Remover)  Kit和 SR(Screw Remover)  Kit( 2009年 ) 等一系列創新產品,領導植牙行業發展。 創新產品與植牙市場的領導者 2011年 ,許永九博士帶領的紐白特公司推出了安全自體骨取骨鑚 ACM(Auto Chip M...

許永九博士的上顎竇人工植牙微創手術指引 (3):許式紀錄法的臨床應用

  許永九博士的上顎竇人工植牙微創手術指引 (3) :許式紀錄法的臨床應用 在現代植牙技術中,精準記錄和分析是提升成功率的關鍵。   許永九博士 的「許式紀錄法」結合了 CMI固定理論 ,不僅能清楚地記錄骨頭硬度,還能透過數據分析來提升手術成功率,進一步應證 AnyTime Loading理論 (隨時負載) 。 什麼是許式紀錄法 (Dr. Heo’s Charting Method)? 許式紀錄法是一種基於 骨質密度、植體扭力值 及 植體穩定度(ISQ)數值 的綜合記錄方法,適用於CMI(Coronal、Middle、Inferior)三個部位的骨頭硬度評估。 骨質密度的紀錄方法: 骨質密度分為4個等級,1為最硬,4為最軟。 例如:植體頸部(Coronal)骨質密度為1,中間部分(Middle)為4,根尖部分(Inferior)為1,紀錄為  C1 M4 I1  或簡寫成  D141 。   扭力與穩定度(ISQ)數值: 扭力值(Macromotion):  反映植體植入時的穩固程度,例如40Ncm。 ISQ數值(Micromotion):  反映植體在微觀下的穩定度,例如ISQ 87。 植體的植入扭力為40Ncm,植體穩定度為ISQ 87。這些數據表明植體具有高度穩定性,可作為即時負載的依據,並減少術後失敗的風險。 CMI固定理論 的實用性 在手術過程中,這些數據不僅能幫助醫師實時評估植體的穩定狀態,還能作為日後手術技巧調整及植體承載咬合力的科學依據。 觀察植體穩定度變化: 透過紀錄扭力值與ISQ數值,醫師能預測植體在不同咬合力下的穩定性。 應證 AnyTime Loading理論 : 植體數據的累積,能為即時負載理論提供實驗支持,提升術後成功率。 日後手術技巧修正: 紀錄骨質密度與穩定度數據,有助於後續手術的個性化設計與優化。 許式紀錄法(Dr. Heo’s Charting Method)的案例 想了解許永九博士的上顎竇人工植牙微創手術 : 上顎竇人工植牙微創手術指引 想了解更多紐白特產品 :  https://www.neobiotech.com.tw/ 或有任何產品問題, 歡迎諮詢私訊或加入官方LINE➡️@neobiotech ⬅️

許永九博士的上顎竇人工植牙微創手術指引 (2):許氏上顎竇CMI固定分類

  許永九博士的上顎竇人工植牙微創手術指引 (2) :許氏上顎竇CMI固定分類 在上顎竇植牙手術中,如何在不同骨量與密度的條件下選擇合適的固定方式,是提升手術成功率的關鍵。  許永九博士提出的「許氏上顎竇CMI固定分類」將上顎竇植牙的固定方式劃分為四種類型,為臨床醫師提供了精確的操作指南。 許氏上顎竇CMI固定分類 I類CMI固定(Class I CMI Fixation) 特徵: 植體固定於剩餘骨組織中,不穿透上顎竇底皮質骨。 適用條件: 剩餘骨高度充足(>7mm),且骨質良好(D3或更高)。 優勢: 不需進行上顎竇增高術(sinus lifting),手術風險低,初期穩定度良好。 II類CMI固定(Class II CMI Fixation) 特徵: 植體根尖穿透上顎竇底皮質骨,但不進行骨移植(bone grafting)。 適用條件: 剩餘骨高度為6~12mm,骨密度較低(D333或D444)。 技術亮點: 利用自擠壓技術(self-compaction technique),在植體根尖與竇底皮質骨形成穩固接觸,提供20~40Ncm的初期穩定度。 III類CM/C固定(Class III CM/C Fixation) 特徵: 剩餘骨高度為3~7mm,通過齒槽嵴頂進入(crestal approach)進行上顎竇增高術,抬起竇底黏膜並植入骨移植材料。 適用條件: 骨量不足但竇底黏膜完整,適合單顆植體的操作。 技術要點: 預備孔洞需大於II類固定,植體的中段固定於竇底皮質骨。 IV類CM/C固定(Class IV CM/C Fixation) 特徵: 剩餘骨高度小於3mm,通過上顎竇外側壁進行上顎竇增高術(lateral approach),開窗補骨並植入植體。 適用條件: 適合多顆植體的大範圍補骨病例或齒槽嵴頂進入失敗的患者。 臨床優勢: 可在極低骨量條件下提供穩定的植體支持,適用於多顆植體的複雜病例。 技術亮點與優勢 提升初期穩定度: 無論剩餘骨高度或密度如何,通過不同固定方式均可實現20~40Ncm的初期穩定度,是即刻承載的重要基礎。 適應多樣解剖條件: 根據骨量與骨密度的不同,選擇齒槽嵴頂或側壁進入,靈活應對多種臨床挑戰。 減少治療週期: 初期穩定度的提升使得一階段手術(one-stage surgery)或即刻負載(im...

AnyTime Loading 隨時負載 (2):紐白特CMI植體

  1.  CMI 植體 的核心設計 自2006年以來, 紐白特(NeoBiotech) 一直致力於開發專門用於 AnyTime Loading理論 的 CMI植體系列 ,根據即刻承載需求和 AnyTime Loading理論 ,進行了產品優化。 CMI 植體 具有  S.L.A 表面 、 魔術螺紋(Magic Thread)  和  強力錐形頂端(Powerful Taper Apex)  等特殊功能。 2. 主要特點   1)  S.L.A 表面  (噴砂大顆粒和酸蝕)      • 二級穩定性 是骨整合過程中隨著新骨形成逐漸增加的穩定性,而 SLA表面 通過優化粗糙度,進一步促進骨整合效果。      • 高效骨整合S.L.A 植體表面 :有效引導骨再生,促進植體骨整合,增加植體二級穩定性。   2)  魔術螺紋  (Magic Thread )      •  採用 大螺紋與錐形反螺紋 的創新設計,有效提升植體初期穩定性。      • 特殊設計的螺紋結構 ,能有效 分散咬合力 與 側向力, 減少植體受損風險。   3)  強力錐形頂端  (Powerful Taper Apex)      • 自攻型設計 :可自行開拓植入路徑,減少骨阻力,提升效率並提供穩定效果。      • 自擠壓設計 :透過深螺紋壓縮骨質,使骨頭充滿螺紋內,提升骨密度,特別適合低密度骨質環境,減少鑽孔。       • 強效頂端固定  :透過頂端錐形的型態,在骨密度低的齒槽骨也能得到良好的初期固定力。     • 錐狀植體 透過其獨特設計,有效提升初期穩定性。 抗旋轉的設計 能有效防止植體移位,顯著增強植入初期的穩定性。 想了解更多臨床資料 : GAO(全球骨整合學會) 平台 想了解更多線上課程 ...

上顎竇增高術(側窗)解決方案:Neobiotech SLA Kit

上顎竇增高術(側窗)解決方案:Neobiotech SLA Kit 讓  Sinus Lateral Approach  更安全、更簡單! 自2008年推出以來, SLA Kit  成為原創的「微創側窗上顎竇增高術手術盒」,其獨特設計的  LS-Reamers  和  C-Reamers ,讓外科醫師能夠快速、安全地創建側窗,僅需最小的切口且不損傷上顎竇膜結構。 為什麼選擇  SLA Kit ?   1. 獨特設計的 LS-Reamer 和 C-Reamer     C-Reamer :特殊結構設計,即使直接接觸膜,也不會造成損傷,確保安全的鑽孔過程。     S-Reamer :在鑽孔時形成一層薄薄的骨層,額外提升安全性,避免直接接觸膜。     這兩種工具的結合,確保在創建側孔時,精確且安全,完全避免損傷上顎竇膜結構的風險。 2. 鄰近骨脊側窗設計     特殊的側窗設計允許直接從膜基部進行提升,讓上顎竇增高術更為簡便。 3. 為患者與醫師帶來的優勢     減少創口 :小孔設計不需大面積切開牙齦,降低患者術後腫脹與疼痛感。     手術效率提升 :顯著縮短手術時間,大幅提高牙醫的工作效率。 4. 安全性與可靠性經過驗證     自2008年以來, 全球銷售超過20,000組 SLA Kit ,遍及  70多個國家 。     成功臨床案例約200,000件 ,深受世界各地牙醫師信賴。     獲得多所大學與研究機構的相關研究支持,並有多篇學術論文佐證其安全性與有效性。   SLA Kit :開創牙科手術新標準! SLA Kit  不僅是一項工具,更是牙科手術安全性與效率的新標準。 讓我們一起探索這款原創的  Sinus Lateral Approach Kit ,用最高的安全性和效率重新定義您的手術體驗! 了解為什麼世界各地的牙醫都相信  SLA Kit 能夠獲得可靠、有效的結果。 想了解更多臨床資料 : GAO(全球骨整合學會) 平台 想了解更多紐白特產品...

植體周圍炎的全面解決方案 (1):預防、治療與修復工具推薦

  植體周圍炎的全面解決方案 (1):預防、治療與修復工具推薦 植體周圍炎(Peri-Implantitis)是一種常見且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可能導致植牙失敗並影響患者的口腔健康。 針對此問題,我們為牙醫師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決方案,從預防到治療及修復,幫助您更高效地進行診療,滿足患者需求。 一、 預防植體周圍炎 (Preventing Peri-Implantitis) 產品推薦:Gingi-Brush (  Gingistar  ) 功能:類似牙刷般,清潔植體底部及周圍區域,有效清除細菌與牙菌斑,防止植體周圍炎的發生。 特點:適用於日常清潔,易於操作,幫助患者在家中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二、 治療植體周圍炎 (Treatment Peri-Implantitis) I-Brush2 特點:一次性刷頭,適用於露出1~5圈螺紋的植體,有效去除感染區域的細菌。 優勢:方便使用,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專為初期治療設計。 T-Brush 特點:刷面可重複使用(10次以內),適用於露出1~5圈螺紋感染區域的植體。 優勢:刷頭堅固耐用,降低治療成本,同時提供高效的清潔效果。 R-Brush 特點:一次性刷頭,用於清除植體表面的粗糙區域(Rough Surface)並恢復平滑。 優勢:設計精密,能徹底清潔植體表面,提升治療效果。 三、 修復解決方案 (Repair Solution) 產品推薦: FR Kit (植體取出工具盒)  特點:適用於植體區域或已骨結合的情況下,進行精確的修復與調整。 優勢:即使在複雜的植體情況下, FR Kit 也能提供簡便的植體去除與修復,減少患者的不適並縮短治療時間。 為什麼選擇我們的解決方案? 高效性 :提供針對不同治療階段的專用工具,提升診療效率。 安全性 :一次性刷頭設計減少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專業性 :結合多種功能性工具,幫助牙醫師精準處理植體周圍炎問題。 患者滿意度 :減少治療時間與不適感,提供更優質的口腔健康管理體驗。 植體周圍炎雖然具有挑戰性,但只要選擇正確的工具與方法,就能有效應對這一問題。 選擇我們的解決方案,助您有效提升診療效率,滿足患者需求,成為植體周圍炎治療的專家!   想了解更多臨床資料 : GAO(全球骨整合學會) 平台 想了解更多紐白特產品 :  ht...